記者 林建成 / 台南報導
電影「十二夜」的鏡頭帶民眾進入動物收容所,體會流浪狗每天在認養和死亡間徘徊。雖然電影上映後,認養率提高,棄養率降低,但熱潮和激情退卻後,總令人擔心正面效應還能維持多久?
在動物保護圈中有位長年持續救援流浪狗的奇人-王丰,一位中華航空機師,每個月停留在台灣只有一星期左右,但他總是到處救援即將被安樂死或路旁重病殘肢的流浪狗,十年來無悔地付出。
「怎麼可能有政府幫忙?你不要開玩笑!都是靠自己力量做起來的!政府是很怠惰的,政府照理應該帶頭教育、規劃,可是都沒有!老百姓無所謂,政府就把生命當廢棄物處理!」王丰說。
去年,王丰、日本華僑莉莉、徐園長以新台幣二千萬元買下台南郊區千坪農地,成立流浪狗送養轉運站-「莉丰慧館」,各司其職於救援安置、出資關懷、營運管理。他們並非瘋狂,而是想用事實證明,不必撲殺狗,透過安置和送養也可解決問題。
人狗新樂園 幼老殘病狗皆有所養
「莉丰慧館」規劃有認養區、安老區、避雨屋、禮品店、簡餐廳、狗食用具店、散步區、沙區、小吃部等,是一規劃周延的「人狗新樂園」。每週末的認養日活動,有民眾專程來認養,也有民眾帶狗到此散心同樂。
參加認養日活動的藝人楊懷民說:「我們得讓下一代懂得關懷生命,才能進而關心國家社會乃至愛護地球,否則哪能奢望內心有愛?付出行動最重要。」高雄市議員翁瑞珠載了整車舊報紙到莉丰慧館,她認為政府應該「以結紮代替撲殺」,且要教育國民愛惜動物,才能一步步解決問題。
問王丰為何如此投入?「其實大家都知道流浪動物的問題來源,只是大家都不願意解決。我們帶頭衝!看能否改變環境。我們做給政府看!希望他們來參觀,也希望政府的良心發現,不要再撲殺流浪動物。」
王丰指出政府應立法約束繁殖場,因為收容所的狗有三分之一是來自繁殖場,母狗的價值用畢就丟棄,有的狗甚至被割掉聲帶;民眾購買寵物也是問題來源之一。
「有能力犒賞自己 就有能力幫助別人」
除了莉丰慧館的一百多隻流浪狗,王丰等人還負責餵養「護生園」共一千多隻狗,每月花費七十萬元,每天用掉五百公斤以上飼料,清掃兩千坨排泄物,這些在在考驗著他們的腦力與持續力,一直發想如何營造更多機會在流浪狗身上。徐園長說「救動物不是悲情,而是快樂。」